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位于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西路106号,是一所集医疗、科研、理疗、教学为一体的儿童专科医院。以儿童发育行为疾病诊疗为主,儿童神经心理疾病诊疗为特色的医院,为2-18岁...…… 【详情】
当孩子出现说谎、打人、偷窃问题,甚至患上多动症或自闭症时,作为父母,你是否想到这些行为背后是孩子受伤的童心,孩子需要你更多的关注和扶持?游戏治疗———
在孩子天生较爱的游戏中抚慰他们受伤的心,近年来被公认为是对儿童的学习与成长较的治疗模式。近日,申城儿童游戏治疗工作坊对外开放,记者采访了来自台湾的儿童游戏治疗师王志寰。
玩偶游戏,让自闭儿学会交流
2岁时,炀炀(化名)还不会叫爸爸妈妈,独来独往的他很少理睬人,仿佛生活在一个人的里,玩起来也总是重复单调的动作,有一点不顺心就大吵大闹。如今9岁的炀炀甚至读不懂人脸上喜怒哀乐的表情,他患上了自闭症。
治疗师王志寰根据炀炀的情况为他设计了表情玩偶游戏。微笑、大笑、悲伤、哭泣、沮丧、愤怒……从简单到复杂,各种表情的玩偶款款出场,演出属于它们自己的故事。起初,炀炀连瞧也不瞧一眼,但慢慢地他开始听、看,脸上也微微出现了笑容或蹙眉。在游戏里,他学会了读懂表情,并渐渐打开心扉,与外界交流。炀炀做的第二个游戏是发音练习。他学治疗师把嘴巴“拗”成各种形状,发出夸张的声音。现在,炀炀正在练习做第三个游戏:安排自己一天的生活。父母惊喜地发现,儿子已经开始有意愿和人进行交流了。
王志寰表示,像炀炀这样的孩子不少,有些手眼协调困难的孩子连拿自己喜欢的玩具都无法办到,治疗师就要从较基础的动作辅助训练开始,在动作游戏中进行训练。游戏就是通达孩子心理的大门,以儿童较自然的沟通形式,进入孩子的经验,透过游戏,孩子越觉得,越不需防卫,而当孩子能在游戏中表达更多自己的想法,他与经验的沟通就越适当。
“我爱动”游戏,让多动儿学会自控
11岁多动症患儿旭彤(化名)是学校里出了名的皮大王。治疗师为他设计了三个游戏:“换金币”、“我爱动”和“七彩火柴棒”。
12下一页